主页 > 唯美句子 > > 正文

聒字怎么读

聒字怎么读

聒字怎么读 1、该句诗出自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2、在日常使用中,“卒”也常做副词,表示突然,如卒倒。 3、没有近义词。 4、日长思睡不可得,遭尔聒聒何时停?――宋·欧阳修...

聒字怎么读

1、该句诗出自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2、在日常使用中,“卒”也常做副词,表示突然,如卒倒。

3、没有近义词。

4、日长思睡不可得,遭尔聒聒何时停?――宋·欧阳修《鸣鸠》

5、在现代汉语中,“聒”还有频繁地称说的含义,如聒絮。

6、“聒”,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guō,最早见于秦朝小篆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聒”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驩语也。从耳声。古活切”。“聒”的基本含义为声音吵闹,使人厌烦,如聒耳、聒噪,在现代汉语中,“聒”还有频繁地称说的含义,如聒絮。

7、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8、“聒”,初见于秦朝小篆时代,隶、楷书从耳、从舌表示舌头发出的嘈杂声人耳使人厌烦。本义是声音喧哗。最终逐渐演变成楷书体和简化版的“聒”。

9、作者:纳兰性德(清代)

10、“聒”,普通话读音为guō,“聒”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驩语也。从耳声。古活切”。“聒”的基本含义为声音吵闹,使人厌烦,如聒耳、聒噪。

11、清·纳兰性德

12、今汝聒聒。――《书·盘庚》。传:“无知之貌。”

13、聒的字源演变

14、“聒”,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guō,最早见于秦朝小篆时代,“聒”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驩语也。从耳声。古活切”。“聒”的基本含义为声音吵闹,使人厌烦,如聒耳、聒噪。

15、“卒”,初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原是给隶卒穿的有标志的制服,字形也像一件制服的样子。后来陆续在金文、楚系简帛、秦系简牍、说文中发现,“卒”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

16、长相思·山一程全文

17、翻译如下:

18、noisy/clamorous/trouble

19、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20、【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21、聒碎乡心梦不成中聒的意思是:声音嘈杂。

22、guōzú

23、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24、意思:(1)说话琐碎,声音喧闹,令人烦躁。(2)江湖上打招呼用的习惯语。犹言打扰了,对不起。多见于早期白话作品。(3)泛指打扰,烦扰。(4)声音很烦躁。

25、“聒碎乡心梦不成”的“聒”读作guō,是声音嘈杂、吵闹的意思。

26、“卒”,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zú、cù,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卒”的基本含义为兵,如士卒;引申含义为旧称差役,如走卒。

27、其字源演变图如下:

28、聒,欢语也。――《说文》

29、鸲鹆鸣兮聒余。――《楚辞·疾世》。注:“多声乱耳为聒。”

30、翻山越岭,登舟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

聒字怎么读

31、聒而与之语。――《左传·襄公二十六年》。疏:“声乱叫谓之聒。”

32、长相思·山一程

33、聒噪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guōzào,意思是(1)说话琐碎,声音喧闹,令人烦躁。(2)江湖上打招呼用的习惯语。犹言打扰了,对不起。多见于早期白话作品。(3)泛指打扰,烦扰。(4)声音很烦躁。可用于蝉声令人烦躁。出自《朱子语类》卷三二。[1]

34、翻译:嘈杂的声音打碎我思乡的心和未做完的梦,而在故乡的家园却没有这种杂乱的声音补充:《长相思》作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故园】故乡【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35、聒,扰乱耳孔也。――《苍颉篇》

36、原诗如下:

37、聒碎乡心梦不成的聒释义: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