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唯美句子 > > 正文

论语二十篇原文完整版-集合139句

论语二十篇原文完整版-集合139句

论语二十篇原文完整版 1、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2、《论语》全文共有11705个字,大约相当于现今对开报纸一个版面的容量...

论语二十篇原文完整版

1、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2、《论语》全文共有11705个字,大约相当于现今对开报纸一个版面的容量。它在《孟子》、《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七种经书中字数最少的一种书。《论语》共有20篇,前十篇被称为《上论语》,后十篇被称为《下论语》。各篇取篇首两字作为篇名,如《学而篇第一》为首句为“学而时习之”,《为政篇第二》的首句为“为政以德”篇下分章,各篇章数不等。

3、八佾篇第三,共26则。

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6、孔子对曰(孔子答道):“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不可能有这样的话,但有近乎于这样的话)

7、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8、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9、【注释】“子:对男子的尊称,这里特指孔子。曰(约):说。时:时常。习:用于实践,实习。亦:也是。乎:吗。朋:同学为朋,同志为友。愠(运):怨恨,恼怒。”

10、一则,就是《论语》中的一章,其中第一,二则见于《学而》篇,第三、四、五则见于《为政》篇,第六则见于《里仁》篇,第七则见于《述而》篇,第八则见于《泰伯》,第九则见于《子罕》,第十则为《卫灵公》。

11、其内容都与学习和为人处事有关,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12、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13、扩展资料:

14、原文: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

15、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16、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17、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18、子张第十九(主要记录孔子和弟子们探讨求学为道的言论,弟子们对于孔子的敬仰赞颂。)

19、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0、里仁篇第四,共26则。

21、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22、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2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24、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25、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26、季氏第十六(主要记孔子论君子修身,以及如何用礼法治国。)

27、翻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光是思考但不学习,就是有害的。”

28、有子曰:其为人也考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29、学而篇第一,共16则。

30、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论语二十篇原文完整版

31、论语十则原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课,选自《论语译注》。

32、二,【原文】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33、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34、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35、原文: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36、卫灵公第十五(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在周游列国时的关于仁德治国方面的言论。)

37、《论语》首创语录之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论语》一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论语》共二十篇。

38、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9、为政第二(主要讲治理国家的道理和方法。)

40、《论语》是按篇分而不是按卷,《论语》一共有20篇。

41、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42、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43、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44、《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45、翻译:孔子说:“仲由啊,让我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的人才是聪明的。”

46、《论语》共20节,没有标点符号,总计共有15918个字共有疑问句326句。其中特指问64句,是非问44句,选择问7句;反问句共有183句;测度问句共有28句《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考《齐论语》、《古论语》,作《论语注》,是为今本《论语》。《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论语》共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47、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48、《论语》五则:

49、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50、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

51、微子第十八(主要记录古代圣贤事迹,以及孔子众人周游列国中的言行,也记录了周游途中世人对于乱世的看法。)

52、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53、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54、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

55、子路第十三(主要记录孔子论述为人和为政的道理。)

56、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1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1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20、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2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22、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2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2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5、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2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2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2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2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3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1、子以四教:文、行、忠、信。3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33、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3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35、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36、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37.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38、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3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40、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41、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42、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57、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8、阳货第十七(主要记录孔子论述仁德,阐发礼乐治国之道。)

59、述而第七(主要记录孔子的容貌和言行。)泰伯第八(主要记孔子和曾子的言论及其对古人的评论。)

60、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论语二十篇原文完整版

61、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62、雍也篇第六,共30则。

6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4、《论语》全文共11705字。《论语》乃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一共二十卷,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语录体。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65、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66、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67、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68、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69、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70、八佾第三(主要记录孔子谈论礼乐。)

71、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72、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73、意思是说,一个君子必须要有根本的道德准则,而孝和悌是这种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语句告诉我们,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是子女应该坚守的道德底线。

74、宪问第十四(主要记录孔子和其弟子论修身为人之道,以及对古人的评价。)

75、《论语》共20章,每一章又若干则,共602则,具体如下:

76、公冶长第五(主要讲评价古今人物及其得失。)

77、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

78、为政篇第二,共24则。

79、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

80、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81、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二十卷为:学而第一(主要讲“务本”的道理,引导初学者进入“道德之门”。)

82、公冶长篇第五,共28则。

83、替别人出谋划策尽心竭力了吗?跟朋友交往真诚相待了吗?老师传授的知识复习了吗?"

84、乡党第十(主要记录孔子言谈举止,衣食住行和生活习惯。)

85、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86、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87、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88、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89、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ǐ)。”

90、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论语二十篇原文完整版

91、《里仁篇》中孔子也曾经提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92、雍也第六(记录孔子和弟子们的言行。)

93、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94、子罕第九(主要记孔子言论,重点为孔子的行事风格,提倡和不提倡做的事。)

95、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96、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97、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98、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99、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100、《论语》中修身的经文很多,今举其一例。

101、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102、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103、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104、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105、《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106、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07、尧曰第二十(主要记录古代圣贤的言论和孔子对于为政的论述。)

108、颜渊第十二(主要讲孔子教育弟子如何实行仁德,如何为政和处世。)

109、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10、子游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所谓的孝,是指能够奉养父母,就连狗与马,都能饲养。不能尊敬父母的话,凭借什么来区别呢?

111、第十七章:子贡问:“管仲不能算是仁人了吧?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能为公子纠殉死,反而做了齐桓公的宰相。”孔子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了天下,老百姓到了今天还享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也要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开了。哪能像普通百姓那样恪守小节,自杀在小山沟里,而谁也不知道呀。”第十八章:公叔文子的家臣僎和文子一同做了卫国的大夫。孔子知道了这件事以后说:“(他死后)可以给他‘文’的谥号了。”

112、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11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14、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115、【注释】悌(替):尊敬师长。鲜(显):很少。犯上作乱:冒犯尊长,颠覆国家。

1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117、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18、《论语》问孝全文共有两篇,一篇是《学而篇》,另一篇是《里仁篇》。其中,《学而篇》中孔子曾经说过:“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是说如果父母还在世,就应该尽量少出门,如果一定要出门,也要有明确的目的地和计划。另外,还有“父母重,无贵贱之分”等语句,强调了子女应该尊重父母,不分贵贱。

119、《论语》一书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弟子们的言行录。其内容丰常丰富,包括学习文化,修养品德,为人处世,践行道德多个方面。从这部经典问世。经过二千多年的传承,版本很多,而且每种版本所断句也不尽相同。这就造成了《论语》一书所记经文章数不尽一致。但根据多数版本统计结果,大概有四百九十三章经文左右。

120、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二十篇原文完整版

121、这章经文讲述的就是修身的道理。君子修身之要在孝弟二字,这两件事是修身的根本,这两件事做好了,君子的道德修养就达到了。

122、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123、第十五章:孔子说:“晋文公诡诈而不正派,齐桓公正派而不诡诈。”第十六章: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以殉,但管仲却没有自杀。管仲不能算是仁人吧?”孔子说:“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的盟会,不用武力,都是管仲的力量啊。这就是他的仁德,这就是他的仁德。”

124、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

125、翻译: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点做别人的老师了。”

12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27、【译文】孔子说:“经常学习,不也喜悦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快乐吗?得不到理解而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128、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129、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130、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31、里仁第四(主要讲仁德的道理。)

132、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地复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133、定公问(鲁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兴盛,有这样的话吗)?”

13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35、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136、《论语学而篇》中。

137、一,【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38、先进第十一(主要记录孔子教育言论和对其弟子的评论。)

139、孔子认为更重要的是孝要产生于内在的敬意,做到在父母面前和颜悦色才是真正懂得了孝法。这是孝法清除认识误区,达到真实有效的根本要求。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的意思是“现在所谓孝顺,以为能养父母则可。可是人也都能做到饲养狗与马。如无敬意,那和饲养狗马有何区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