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唯美句子 > > 正文

关于三国演义的四字成语-集合61句

关于三国演义的四字成语-集合61句

关于三国演义的四字成语 1、仁义之师 2、三国鼎立:形容三股势力互相制衡的状态; 3、孙权也随即进驻陆口,派鲁肃屯兵益阳,抵挡关羽。双方剑拔弩张,孙刘联盟面临破裂,在这紧...

关于三国演义的四字成语

1、仁义之师

2、三国鼎立:形容三股势力互相制衡的状态;

3、孙权也随即进驻陆口,派鲁肃屯兵益阳,抵挡关羽。双方剑拔弩张,孙刘联盟面临破裂,在这紧要关头,鲁肃为了维护孙刘联盟,不给曹操可乘之机,决定当面和关羽商谈。“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诸将军单刀俱会”。双方经过会谈,缓和了紧张局势。随后,孙权与刘备商定平分荆州,“割湘水为界,于是罢军”,孙刘联盟因此能继续维持。

4、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吗?我只是让你泛览书籍,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哪个像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很有好处。”

5、成语解释:

6、三顾茅庐:(刘备、诸葛亮)

7、成语出处:

8、大仁大义

9、老奸巨猾。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主要描述我们古三足鼎立时的故事。里面主要讲的文臣的足智多谋,和武将的勇猛。个人感觉文人的笔墨多一些。

10、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六回:“只见蒋舒叫曰:“吾已降了魏也!”佥大怒,厉声骂曰:“忘恩背义之贼,有何面目见天下人乎!”拨回马复与魏兵接战。”

11、三国演义的成语是,草船借箭

12、忘恩背义

13、主要说的是,蜀吴联合抗曹,周五刁难诸葛亮,三天之内造出上万只箭,诸葛亮用草船用计谋骗的箭的事。这个故事说明了,诸葛亮肯用脑,比风险能力强,也间接得反应周瑜的气性大,小肚鸡肠狭隘一面。

14、舍弃恩德,断绝道义。

15、作奸犯科、七步成诗、谋事在人、缓兵之计、吴下阿蒙、草船借箭、知遇之恩、力排众议、养精蓄锐、万死不辞、赤膊上阵、封金挂印、鼓角齐鸣、偃旗息鼓、三顾茅庐、初出茅庐、舌战群儒、出言不逊、锦囊妙计、步罡踏斗

16、wàngēnbèiyì

17、大展经纶

18、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一五回:“吾欲兴仁义之师,伐无道之主,汝安敢逆吾意!”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十九回:“君候起仁义之师,吊民伐罪,四海引领而望,孰不归心?”

19、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20、《三国演义》经典的六个字成语是:过五关斩六将。这是指关羽在与刘备、张飞失散后,暂时投靠曹操。后来听说了刘备的消息,挂金封印离开曹操的队伍,保护嫂嫂去寻找兄长刘备。其间克服了不少困难,过了曹营五道关口,杀了曹操的六个大将,终于回到了刘备身边。

21、割恩断义

22、开创基业,通常比喻旧时开国君主建立新的朝代或国家。

23、英雄豪杰:指那些有特殊才能或者特别勇敢的人;

24、三国是个乱世的时代,形容三国的成语很多,有桃园结义、三顾茅庐、望梅止渴、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乐不思蜀、望梅止渴、单刀赴会等等。

25、成语拼音:

26、gēēnduànyì

27、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自桃园缔盟,誓以同死;今何中道相违,割恩断义?”

28、师: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亦作“仁义之兵”。

29、《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名著之一,其中的成语精彩而丰富,下面列举几个:

30、单刀赴会:(关羽)

关于三国演义的四字成语

31、《三国演义》由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末期开始描写,至西晋初期国家重归统一结束,以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形成演变,矛盾斗争为主线,最后由晋统一全国,国家重归统一。小说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军事政治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32、dàzhǎnjīnglún

33、kāijīlìyè

34、对应得人物是,诸葛亮,周瑜,还有黄盖

35、开基立业

36、三足鼎立。

37、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当时屯兵新野(今河南新野)的刘备,带着大将关羽、张飞,三次到南阳郡邓县隆中(今襄阳隆中)诸葛草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

38、《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39、吴下阿蒙:(吕蒙)

40、草船借箭、初出茅庐、七步成诗、吴下阿蒙、出言不逊、作奸犯科、锦囊妙计、偃旗息鼓、知遇之恩、缓兵之计、步罡踏斗、谋事在人、舌战群雄、力排众议、养精蓄锐、封金挂印、万死不辞、先礼后兵、安身之地、背若芒刺、强词夺理、笑容可掬、身在曹营心在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有机可乘、指日可待。

41、三足鼎立,汉语成语,拼音是sānzúdǐnglì。意思是指像鼎的三只脚一样,各立一方,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叁分天下,鼎足而居。”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并且互相牵制的局面。延康元年(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篡汉自立,建立魏国,东汉于洛阳灭亡。次年(221年),刘备为了延续汉朝,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或“季汉”。章武二年(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42、舌战群儒:(诸葛亮)

43、七步成诗:(曹植)

44、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先取荆州后取川,大展经纶补天手。

45、rényìzhīshī

46、dàréndàyì

47、世说新语文学篇: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做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48、公元215年,刘备取益州,孙权令诸葛瑾找刘备索要荆州。刘备不答应,孙权极为恼恨,便派吕蒙率军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长沙、桂阳蜀将当即投降。刘备得知后,亲自从成都赶到公安(今湖北公安),派大将关羽争夺三郡。

49、来形容三国演义的成语有:草船借箭,初出茅庐,七步成诗,吴下阿蒙。

50、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这件事为什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51、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自我高皇帝断蛇起义,开基立业,传至于今,不幸奸雄并起,各据一方。”

52、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关羽大意失荆州

53、犹忘恩负义。

54、经纶:整理丝缕,比喻治理国家,也指政治才能。充分施展政治才能。

55、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至于刘琮降(曹)操,豫州(刘备)实不知;且又忍乘乱夺同宗之基业,此真大仁大义也。”

56、回答:有(三顾茅庐),讲的是:刘备.关羽.张飞,三次去(孔明)诸葛亮家请他出山。还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是讲:借东风起用火攻曹操船营,大败曹军,还有很多,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57、诸葛亮为联盟孙权抵抗曹操的过程中遭到东吴诸谋士的责难,最后都被诸葛亮一一反驳,哑口无言。

58、形容为人宽厚,尊崇仁义。

59、才子佳人:形容文学和美女的联姻;

60、三国时期的魏蜀吳的四字成语是:三足鼎立!

关于三国演义的四字成语

61、三国鼎立。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汉、吴三国,三分天下,成犄角对峙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