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唯美句子 > > 正文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原理-集合23个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原理-集合23个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原理 1、当x=±(k+12)Ldλ时,屏上表现为暗条纹,其中k=0,1,2,…。(4′) 2、当x=±kLdλ时,屏上表现为明条纹,其中k=0,1,2,…。(4) 3、此式近似成立的...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原理

1、当x=±(k+12)Ldλ时,屏上表现为暗条纹,其中k=0,1,2,…。(4′)

2、当x=±kLdλ时,屏上表现为明条纹,其中k=0,1,2,…。(4)

3、此式近似成立的条件是∠S1P1S2很小,因此有S1M⊥S2P1,S1M⊥OP1,因此∠P0OP1=∠S2S1M,如果要保证∠S1P1S2很小,只要满足d<

4、我们还可以算出相邻明条纹(或者暗条纹)中心问的距离为Δx=xk+1-xk=Ldλ(5)

5、sinθ≈tanθ=xL(2)

6、因此Δr≈dsinθ≈dxL

7、随后在他的论文中以干涉原理为基础,建立了新的波动理论,并成功解释了牛顿环,精确测定了波长。1803年,杨把干涉原理用以解释衍射现象。这个实验完全可以跻身于物理学史上最经典的前五个实验之列。

8、在双缝实验里,照射单色光在一座有两条狭缝的不透明挡墙。在挡墙的后面,设立了一个照相底片或某种侦测屏障,用来纪录通过狭缝的光波的数据。从这些数据,可以了解光波的物理特性。以波动观来解释光波的干涉。

9、我们继续算得光屏上明条纹和暗条纹的中心位置。

10、通过做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得到了光的干涉图样。用单色光做试验,图样上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明纹处是振动加强处,暗纹处是振动减弱处,加强处和减弱处相间隔,这图样说明光相遇发生了干涉。

11、△X=L入/d,其中△X是纹间距,L是两屏间的距离,d是两狭缝间的距离,入是入射的单色光的波长。

12、第2次近似是因为d<

13、设定双缝S1、S2的间距为d,双缝所在平面与光屏P平行。双缝与屏之间的垂直距离为L,我们在屏上任取一点P1,设定点P1与双缝S1、S2的距离分别为r1和r2,O为双缝S1、S2的中点,双缝S1、S2的连线的中垂线与屏的交点为P0,设P1与P0的距离为x,为了获得明显的干涉条纹,在通常情况下L>>d,在这种情况下由双缝S1、S2发出的光到达屏上P1点的光程差Δr为

14、当Δr≈dxL=±kλ时,屏上表现为明条纹,其中k=0,1,2,……,(3)

15、明纹产生的条件:光程差是单色光1个波长的整数倍。暗纹产生的条件:光程差是半个波长的奇数倍。

16、但我们看干涉图样的面积,明显超过了光直线传播所能到达的区域,这说明光传播中发生了衍射。

17、理查德·费曼说:仔细地思考双缝实验的意义,我们就能够一点一滴的了解整个量子力学。透过双缝实验,我们可以了解量子世界的真谛。

18、托马斯·杨于1801年进行了第一次光的干涉实验,即著名的杨氏双孔干涉实验,并首次肯定了光的波动性。

19、S2M=r2-r1≈dsinθ,(1)

20、其中θ也是OP0与OP1所成的角。因为d<

21、至此我们得出结论:杨氏双缝干涉条纹是等间距的。

22、当Δr≈dxL=±(k+12)λ时,屏上表现为暗条纹,其中是k=0,1,2,……。(3′)

23、主要是算两条光路的光程差。光程=路径长度*折射率,这个应该知道吧按题意,如果待测气体折射率大于空气,那上面那根光线S1-P的光程变长了,所以要维持与原来相同的光程,P点应该往下偏,即条纹往下移动。反之,往上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