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唯美句子 > > 正文

舒婷的三首最著名的诗【优选34句】

舒婷的三首最著名的诗【优选34句】

舒婷的三首最著名的诗 1、舒婷致大海赏析 2、《馈赠》赏析: 3、舒婷(1952-),原名龚佩瑜,出版的诗集有《双桅船》(1982)、《舒婷顾城抒情诗选》(1982)、《会唱歌的鸢尾花》(1986)、《始...

舒婷的三首最著名的诗

1、舒婷致大海赏析

2、《馈赠》赏析:

3、舒婷(1952-),原名龚佩瑜,出版的诗集有《双桅船》(1982)、《舒婷顾城抒情诗选》(1982)、《会唱歌的鸢尾花》(1986)、《始祖鸟》(1992)、《舒婷的诗》(1994)。

4、舒婷的《致大海》是诗人以大海为镜子,表达对社会人生的理解。舒婷表达的是她对生活的看法,“大海——变幻的生活,生活——汹涌的海洋”。她的海不是完美的化身,而是不断变化的生活,大海起伏,狂风,平静,它是多变的,不是完美的,但却是真实的。看着大海的起伏,就像在看充满悲伤和欢乐,无所不包的戏剧。感受茫茫大海的寂静就像感觉自己。海洋是社会,生活,朋友和自己的内心。舒婷自己像海燕一样,在人生的波澜中自由飞翔,对生活充满信心,充满积极向上的精神。

5、“池塘”、“阳光”和“侯鸟”是“我”的三个变奏,它们奏响了一个奉献与追求的艺术主题,其中饱含着诗人的渴望、自信和艰辛。最终,诗人的自我意识,总是要归为“大我”与“小我”在心灵上的体系,诗人的审美理想,总是包含着人生的理想和艺术的规律。

6、整整一代人怀疑一切,否定一切,生活变得黯淡无光,谁在此时喊出了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心声,谁就是这个时代的代言人,在这一点上,朦胧诗人们成功地做到了。

7、《初春》

8、这首诗描述的是诗人自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理想,它似乎非常含蓄,但全诗都很明显地在抒发诗人自身的抱负和志向。

9、舒婷(1952-),原名龚佩瑜,

10、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题清纯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浆橹。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呵,在心的远景里在灵魂的深处——《思念》上大学的时候,学过许多现代诗,如果要问我最喜欢哪位诗人的诗,在我有限的阅读里,我最喜欢舒婷的诗,也许她的《致橡树》最为著名,但我却因她的《神女峰》和《这也是一切》而钟情于她,不知何故,也许是忘却,也许是事实,尽管我很喜欢舒婷的诗,但是我好像没有读过她的诗集,这个春节却有心有力有时间读“名家经典/诗歌系列”——《舒婷/诗精编》,实乃少有的幸运,更为幸运的是该诗集也未辜负我的“厚爱”,又读到几首很有感觉的诗,尤其是前述的《思念》和《致大海》,更是拨动了经历2018年狂风暴雨的我的心弦,余音悠悠……

11、《四月的黄昏》

12、诗集有:《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舒婷的诗》等。

13、出版的诗集有《双桅船》(1982)、《舒婷顾城抒情诗选》(1982)、《会唱歌的鸢尾花》(1986)、《始祖鸟》(1992)、《舒婷的诗》(1994)。

14、《致大海》

15、《中秋夜》

16、经典诗有:《北戴河之滨》《向北方》《北京深秋的晚上》《初春》《致大海》《归梦》《鼓岭随想》《海滨晨曲》《惠安女子》《呵,母亲》

17、《呵,母亲》

18、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龙海石码镇,祖籍福建泉州,原名龚佩瑜,后改名龚舒婷,当代女诗人、作家,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19、“池塘”的梦想荡漾着感情之波涛,使想像饱含水份,浸透了心灵的汁液,有血,也有泪,有美好,也有痛苦,有思念,也有幸福。诗人认为“生存不仅映照天空”,还要抒发她的情思。按她的理解,艺术的生命在于“我表达了自己”,在于“缘着树根我走向叶脉”——通往内在心灵的途径才是诗的道路。她以感情的汁液哺育了“垂柳和紫云英”,那柔美的情思,决不乏生机与活力。

20、“侯鸟的悲哀”充满了追求者的苦痛、徘徊与愁怨。美需要艰辛的探索。不“忍受一切艰难失败”就不会达到“温暖、光明的未来”,没有追求,没有“热爱”,就没有诗。要“深入所有心灵”,要进入“所有年代”,就得不断振起“流血的翅膀”,飞向“春天”。

21、舒婷有诗集有《舒婷的诗》《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等。

22、舒婷前期诗作充满着一种浓郁的浪漫主义忧伤情调,舒婷所表现出的是理想主义者的忧伤,是时代的滞重与个体生命的抗争造成的沉郁的张力,而不是顾影自怜的纯个人化的忧伤。舒婷诗歌的抒情情调强烈地表现着感伤与激越共鸣的特点。

23、“诗言志”。诗人的自我,包含了“我的全部感情”。它既然“都是土地的馈赠”,那么诗人就要把它还给大地,还给人民。

24、舒婷采用借景的抒情表达手法。她的大海是对生活的微妙观察,海滩上的每一个风景都是对生活的真实写照,诗人将对生命的诠释融入了对海洋的描述中。

25、《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26、舒婷的诗歌准确传达了时代的心声,“也许我们点起一个个灯笼/又被大风一个个吹灭”,她看到个人是如此卑微,如此渺小,就象灯笼必然要被大风吹灭一样不可抗拒。“也许泪水流尽/土壤更加肥沃/也许我们歌唱太阳/也被太阳歌唱着”。

27、“阳光的快乐”燃烧着理想的火焰,阳光单纯、朴素,却普照万物,洋溢着生机。光明的理想使“我简单而又丰富”,具有深刻的“内涵”。它能以“金色的”火照亮生命的行程,点燃爱的火把,点燃光明的火把,它能以“翠绿的歌”唱出生命之理、人生之歌,因为美不仅在心灵,而且也在理想。

28、《致橡树》

29、舒婷的诗在八十年代引起广泛回响,她的诗反映了一代人的心声,《也许》写出了文化大革命中青年普遍的心境。

30、舒婷(1952〜),原名龚佩瑜,福建泉州人。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除诗集外还著有散文集《心烟》、《秋天的情绪》、《硬骨凌霄》、《露珠里的“诗想”》、《舒婷文集》(3卷)、《真水无香》等。

舒婷的三首最著名的诗

31、因此,《馈赠》是艺术家深沉的自我反思,也是诗人纯情的求索之歌。

32、诗人的自我是一个多元的整体,分解为“梦想”、“快乐”与“悲哀”,表现了诗人对美的具体追求和向往。

33、舒婷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秋天的情绪》、《硬骨凌霄》、《露珠里的“诗想”》等

34、诗人开始反思苦难的积极意义:泪水也许不能赢得同情和理解,更不能摆脱自身的苦难,但却能使“土壤更加肥沃”,身处在黑暗之中歌唱太阳也许没有一个应和者,甚至能招来灾难,但却会“被太阳歌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