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唯美句子 > > 正文

阋墙之争的典故-集合23句

阋墙之争的典故-集合23句

阋墙之争的典故 1、“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出自《诗经·小雅》 2、后因以“阋墙”指兄弟争斗不和。又引申比喻内部斗争。 3、【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典故】 4、诗经·小雅——《棠...

阋墙之争的典故

1、“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出自《诗经·小雅》

2、后因以“阋墙”指兄弟争斗不和。又引申比喻内部斗争。

3、【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典故】

4、诗经·小雅——《棠棣》

5、那么兄弟姐妹也难免走向分崩离析,特别是进入婚姻有自己的家庭之后更加剧烈

6、《诗经.小雅.棠棣》:“兄弟阋(阋,音xì,争吵)手墙,外御其务(侮)。”

7、《民国通俗演义》一三〇回:“正是:兄弟阋墙,外御其侮。蜗牛纷争,惟利是务。”中国工农红军《要求南京政府停止议和一致抗日的通电》(1936年5月5日):“在亡国灭种的紧急关头,理应翻然改悔,以‘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精神,磋商抗日救亡的具体办法。”也单引〔兄弟阋于墙〕。

8、自己的配偶会从中火上浇油

9、这根本不是一句话,而是三个典故生捏在一起。  1、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辱  意思是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出处:《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2、三人成虎  意思是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作事实。  出处:《战国策·魏策二》: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3、流言止于智者意思是没有根据的话,作为有头脑智慧的人,听到后,就会一笑了之,不会继续流传。  出处:《荀子·大略》:“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

10、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11、在一个家庭中,如果有两个及其以上的子女父母没有处理好情感和财产的分配

12、鲁迅《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有些貌似革命的作品,也并非要将本阶级或资产阶级推翻,倒在憎恨或失望于他们的不能改良,不能较长久的保持地位,所以人们从无产阶级的见地看来,不过是‘兄弟阋于墙’。”

13、因为老人的财产而闹翻,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利益

14、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15、释义: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16、操戈同室、豆萁燃豆、兄弟阋墙

17、译文:虽然兄弟之间在家不免互相争吵,但总还是内部矛盾,而一旦遇到了外人的欺侮,就要共同抵御。

18、兄弟阋墙,意思是指兄弟之间的纠纷,也比喻内部争斗,出自《诗经·小雅·棠棣》。

19、因为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不和的话最后都是会闹翻的,所以这样还是比较重要的事情,没有什么根本的原因

20、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xiōngdìxìyúqiáng,wàiyùqíwǔ]基本释义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出处《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例句★蔡东藩、许厪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三十回:正是,兄弟阋墙,外御其侮。蜗角纷争,惟利是务。

21、意思是两兄弟在屋内吵架,比喻内部斗争。兄弟阋墙源于《诗经·小雅·常棣》,好像是关于周公的故事。周公在平定兄弟谋反以后,有感于兄弟的关系而写了《常棣》。

22、阋(ㄒㄧˋxì):争吵。阋墙:在墙里争吵。比喻内部不和。兄弟在家里闹纠纷,一旦受到外人欺侮,仍共同抵御。比喻尽管内部不和,但大敌当前,还是一致对外。语出《诗.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引此诗“务”作“侮”。)

23、他用常棣之花来比喻兄弟,兄弟之间本当如常棣之花彼此相亲相爱。相互有争吵也没关系,如遇到外来的欺侮,就要团结一心共同抵制外来的欺侮。因为再好的朋友,也不会象兄弟之间这样全力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