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唯美句子 > > 正文

关于积累的文言文【优选39句】

关于积累的文言文【优选39句】

关于积累的文言文 1、苏武陷匈奴,不倍(通“背”,背离)节义。乡情于游子过百倍(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十年间,每逢佳节,犹倍(更加)思亲。 2、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

关于积累的文言文

1、苏武陷匈奴,不倍(通“背”,背离)节义。乡情于游子过百倍(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十年间,每逢佳节,犹倍(更加)思亲。

2、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

3、焚膏继晷:韩愈读书学习时,经常是口中不断地吟诵着《六经》,手中不停地翻阅着各种典籍,从点起油灯一直学到天亮,就这样夜以继日,一年又一年。因此焚膏继晷就成了形容勤奋学习的典故;

4、④养。如: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曹刿论战》)

5、②几案、矮长桌。如:乃于案上取壶酒,分赉诸徒。(蒲松龄《劳山道士》)

6、安 ①怎么、哪里。如: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韩愈《马说》)

7、③安稳、安定。如: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凿壁借光

9、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0、桓公身有疾.左右病(担心)之,求扁鹊治,而不治,病(疾病)入内脏,遂死。后人以为此事非大臣之过也,乃桓公之病〔缺点)。今人常以此相诟病(责备)。

11、头悬梁:汉代孙敬读书非常勤奋,看倦了想打盹时就拿一根绳子系在头顶上,绳子另一端挂在屋梁上,这样就无法打瞌睡,让自己始终保持清醒;

12、战国间,诸侯欲觅安(安全)闲之地,得旦夕安(安逸)寝,常与邻国相安(安抚),以为无患。时有寇盗相侵,而能安(安稳)如泰山,所求衣食所安(养),于是去险要之远地安(安置)军,败矣。逝者如斯,而今安(哪里)在哉?

13、陈涉初起之时,用兵(兵法)之道不及秦国之谋士,而能削木为兵(兵器),以疲惫之兵(军队),遂灭秦。得天下后,其幼时之友触其颜面,左右欲兵(伤害)其友,勿劝。

14、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15、文言文常见实词意义之趣味记忆

16、郡守察〔观察)李密孝德之事,告于帝,左右以为不能察(明察),然帝以为李密品之察察(洁净的样子),乃众人之范,于是令其郡守察(推举)孝廉,足见帝之察(明智)。

17、邹忌旦日朝(早晨)服衣冠,于朝(朝廷)谏齐王。齐王纳其谏。其后,齐国日盛,弱国来朝(朝见),经数年之久。邹忌闻名天下,为历朝(朝代)谋臣所景仰

18、王冕求学

19、晋之鄙(边疆)有二人,临秦地则曰:“鄙贱之人,当其求谅。”居久,则鄙(轻视)秦人曰:“秦人亦不过如此,皆如蛮夷之鄙〔浅陋无知)人。

20、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白居易《舟中读元九诗》

21、锥刺股:苏秦读书非常勤奋,如果昏昏欲睡,就自己拿一把锥子来刺击大腿,血一直流到脚踝。尖锐的疼痛又提醒他继续用力;

22、②安逸、安乐。如: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3、屈原忠而被(表被动)谤,既黜,其思忧且幽。被(披散)发被(通“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氅行吟泽畔。虽大雪被(覆盖)衣,身被(遭受)十余创,尤不为苦也。

24、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架母车,自被古官服随车后。乡里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25、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

26、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27、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28、②表比较。如: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柳宗元《捕蛇者说》)

29、比①靠近、挨着。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0、把词语分好类,如可分实词虚词,实词里在分几类,如活用的、通假的、古今异义的等等,虚词按用法分,并附上例句。把句子分类,如倒装句,被动句,判断句等。先以课为单位再到单元,最后以册为单位单位,认真梳理。

关于积累的文言文

31、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xi,践踏)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32、柳宗元本(本来)求宦达,而谪柳州;近自然,植木本(草木的根),反其本(根本)也;多有所得。后人将其所述辑成多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即今日所见本(版本),以本(推究)其当日心境。

33、③同“按”,按着。如:若有所畏惧,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哭矣。(王充《订鬼》)

34、楚人爱(宠爱)其子,虽爱(吝惜)钱财,于其子之求而无不应。其子成人,有陶氏之风独爱(喜爱)菊,众人爱(爱慕)其高洁,称之。约其茶亭见之,爱(隐藏)而不见。

3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诗》

36、⑤何处,哪里。如:多歧路,今安在?(李白《行路难》)

37、案①文书、案卷。如: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38、把持着、端着、拿着。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39、③及、等到。如:莫邪子名赤,比后壮。(干宝《干将莫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