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唯美句子 > > 正文

孔子对于理想的名言83句

孔子对于理想的名言83句

孔子对于理想的名言 1、大意: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遇到小事不能忍耐,就会扰乱了大事。” 2、【释义】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誉,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这就好...

孔子对于理想的名言

1、大意: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遇到小事不能忍耐,就会扰乱了大事。”

2、【释义】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誉,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这就好比大车、小车缺乏了关键部件套不住牲口一样,那怎么能驾车走路呢?”

3、子曰:“志于道,据于徳,依于仁,游于艺。”——《述而》

4、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

5、孔子与弟子谈志向的原文《颜渊季路侍》:

6、《论语》一书中,孔子谈志向的原话是志于道。就是一个人修养德行,做学问要一定有高远的志向,立于成为能体悟宇宙大道的圣贤,为天下,为百姓做出自已的质献,不要被世间的名利,富贵所迷惑,要据守住自己的的道德,做一个不违仁的君子,为天下的百姓服务。

7、三十而立,有以自立,则守之固而无所事志矣。

8、【释义】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没有他那样的毛病。”

9、?”子路说:“(我)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衣[轻]裘:泛指衣服。“轻”字为衍文,是因《论语·雍也》中有“衣轻裘”而误衍。“裘”:本指皮衣。共:动词:指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敝之:指把车马、衣裘用破,用坏。敝:使动用法。憾:抱怨,不远)。”

10、【释义】孔子说:“君子团结人而不搞勾结拉拢,小人只搞勾结拉拢而不团结人。”

11、(和我在一起的时候)老年人会感到安逸(因为他们都精神充实,衣食无忧);朋友们会感到信任;年轻人会时时刻刻憧憬(我曾经说过的道理)。

12、四十而不惑,于事物之所当然,皆无所疑,则知之明而无所事守矣。

13、公西华——在“宗庙之事,如会同”时,“愿为小相”.

14、13.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

15、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即天道之流行而赋于物者,乃事物所以当然之故也。知此则知极其精,而不惑又不足言矣。

16、六十而耳顺,声入心通,无所违逆,知之之至,不思而得也。

17、这是圣人的志向,是儒家的大道,是礼教的光辉。就这样被孔子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述了出来。

18、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

19、孔子的理解完全无己,无己就是无私。“老者、少者”代表社会弱势群体,这些人都能得到安养和关怀,朋友之间以诚相待,表示社会风气良好。由此可见,孔子的人生理想是大公无私、天下大同的理想,这或许才是仁的真正境界。

20、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颜渊:名回,字子渊。季路:名由,字子路或季路)。孔子说(子: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盍:何不)

21、孔子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

22、——《雍也》

23、孔子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

2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25、子贡问:“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26、在《论语》先进第十一篇中,孔子肯定了曾皙的理想。“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我和)几个成年人,几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皙的想法呀!"

27、二、优秀人才要进入政坛,造福于民。

28、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

29、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30、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孔子对于理想的名言

31、一、孔子的“仁、德”。

32、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33、公西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惜之————更谦虚

34、“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35、【释义】孔子说:“一个人的质朴要是超过他的文采,就未免有些粗野;文采要是超过他的质朴,又未免有些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结合的匀称均衡,那才称得上大雅君子。”

36、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37、“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38、综上,他的思想在当时是很先进的,所以流传至今,以供后人吸收其营养。以上所述,大多记录在《论语》里。

39、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40、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41、孔子向往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后来的都各个历史时期的统治阶级为了自身利益赋予的不同观点。

42、【释义】孔子说:“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再用礼仪加以自我约束,就不致于产生叛离之心了。”

4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44、【释义】孔子说:“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苛刻要求别人。

45、三、讲求“礼。”

46、【释义】孔子说:“君子庄

47、冉有——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可使足民”,不过“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48、【释义】孔子说:“人能够问心无愧地活在世上,是因为他正值;不正值的人也能活在世上,那是因为他侥幸地避免了祸害。”

49、六、尊敬别人。

50、四、善于学习别人之长。

51、所以,这也是孔子不愿意将“仁”轻易许人之缘由。

52、统治者对人民要“仁”,要以“德”冶国。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求仁。他认为“仁”大于一切,包括生命。

53、老师以前有讲过,希望能帮到你!

54、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卫灵公》

55、【释义】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5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57、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收,臣对君等要以“礼”相待,以“礼”服人,尊卑有别。

58、“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59、冉有————知其不可而为之————叹之————谦虚

60、【释义】孔子曰:“志向在道上,根据在徳上,依靠在仁上,而在礼仪、音乐、射箭、驾车、文字、算术这六艺之中研习游乐来陶冶身心。”

孔子对于理想的名言

61、【释义】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戒:青少年时期,血气还未养成,要警惕不可迷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在旺盛,要警惕不可争强好胜;等到年纪变老,血气已经衰退,要警惕不可贪得无厌。”

62、【释义】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必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同他做伙伴。”

63、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64、【释义】孔子说:“智慧的人遇事不迷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65、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66、——《为政》

67、【释义】孔子说:“聪明的人喜欢水,有仁德的人喜欢山。聪明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沉静。聪明的人生活快乐,有仁德的人容易长寿。”

68、五、教育学生要以谦恭的态度来对待学习。

69、“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不善者而改之。”以善为师,以长为师。

70、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71、“学而优则仕”,当官才拥有权利,才能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以其“仁、德”的思想,必能更好地造福于社会,造福于民。

7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古者十五而入大学。心之所之谓之志。此所谓学,即大学之道也。

73、重而不与人争执高下,合群而不拉帮结派。”

74、孔子与弟子谈志向的原文《颜渊季路侍》:颜渊季路侍。

75、【译文】

76、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里仁》

77、扩展知识:

78、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79、志乎此,则念念在此而为之不厌矣。

8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把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强加于别人自上。

81、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82、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译文】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颜渊:名回,字子渊。季路:名由,字子路或季路)。孔子说(子: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盍:何不)?”子路说:“(我)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衣[轻]裘:泛指衣服。“轻”字为衍文,是因《论语·雍也》中有“衣轻裘”而误衍。“裘”:本指皮衣。共:动词:指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敝之:指把车马、衣裘用破,用坏。敝:使动用法。憾:抱怨,不远)。”颜渊说:“(我)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好处[轻声](伐:夸耀),不宣扬自己的功劳(施:张大,夸大)。”子路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使老人安享晚年;使平辈的人(朋友)信任我;年少的人得到关怀(安、信、怀:都作使动用,宾语‘之’分别指代‘老者’、‘朋友’、‘少者’。安:安逸。怀:归依[依孔安国说])。”

83、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