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唯美句子 > > 正文

三国演义摘抄加赏析【精选126句】

三国演义摘抄加赏析【精选126句】

三国演义摘抄加赏析 1、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第六十回) 2、三国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这个历史的舞台上出现无数的历史人物。了解这些人物的故事,让我们更明白做人...

三国演义摘抄加赏析

1、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第六十回)

2、三国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这个历史的舞台上出现无数的历史人物。了解这些人物的故事,让我们更明白做人的道理。

3、“郭冲三事曰:亮屯于阳平,遣魏延诸军并兵东下,亮惟留万人守城。晋宣帝率二十万众拒亮,而与延军错道,径至前,当亮六十里所,侦候白宣帝说亮在城中兵少力弱。亮亦知宣帝垂至,已与相逼,欲前赴延军,相去又远,回迹反追,势不相及,将士失色,莫知其计。亮意气自若,敕军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庵幔,计又令大开四城门,埽地却洒。宣帝常谓亮持重,而猥见势弱,疑其有伏兵,于是引军北趣山。明日食时,亮谓参佐拊手大笑曰:“司马懿必谓吾怯,将有强伏,循山走矣。”候逻还白,如亮所言。宣帝后知,深以为恨。

4、评论:此段描写关羽大意失荆州怒气冲塞的情景大意失荆州体现了关羽刚愎自用的性格特点所谓骄兵必败关羽自恃无敌天下藐视江东遂中东吴陆逊诡计后兵败走麦城遭俘而亡

5、意思是:做事只图一时痛快,不顾后果,不为纪律所约束,是不能担负重任的。因为如果造成祸患无法补救,就是后悔也来不及了。这句话告诫人们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切不可一失足成千古恨,

6、在《三国演义》第一回当中,对出场的人物进行了很多的描述,其语句非常优美。

7、这是曹操让儿子曹彰率兵讨伐叛军,临行时对儿子说的话。告诫儿子:在家是父子关系,在朝为君臣关系,今天我如此训诫你,你我就不可以父子亲情处理事端,一切当以律法为标准,必须注意自律;遵循规章法制。话语中流露出对儿子的关心和爱护,表达了对儿子严格要求以承父业的深切愿望。威武中的柔情跃然纸上。

8、历史是不断在变迁的,大势所趋,不可逆转。

9、关羽深知春秋大义遂报当日3约恩惠放走曹操也显示了关羽傲上而不辱下的英雄气概和信义

10、三国演义好句及解析:

11、有人说《后出师表》不是诸葛亮写的,先不论是谁写的,这里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诸葛亮真实的写照,也是最能表现诸葛亮后期六出祁山无力回天时的心情,也成为现代人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

12、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

13、这是孔融推荐祢衡去说服刘表时的话。意思为,见到善举就感到意外惊喜,对于恶入恶事,就像有深仇大恨一样憎恶。孔融这句话是指那些疾恶扬善,是非、爱憎分明的人。曹操准备派一人去招降刘表,荀攸推荐孔融担当此任,孔融却认为祢衡的才智高于自己,于是上表极力推荐他。在此孔融褒扬了祢衡的正直品格。

14、既生瑜,何生亮?表现岀周瑜的狭隘心胸。

15、好谋无断,不足为虑。(第四回)

16、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根基的民族,仁义礼智信是做人的根本,《三国演义》更让我们明白这些。

17、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兴邦立事?(第四十三回)

18、关公闻言,怒气冲塞,疮口迸裂,昏绝于地。众将救醒,公顾谓司马王甫曰:“悔不听足下之言,今日果有此事!”因问:“沿江上下,何不举火?”探马答曰:“吕蒙使水手尽穿白衣,扮作客商渡江,将精兵伏于□□之中,先擒了守台士卒,因此不得举火。”公跌足叹曰:“吾中奸贼之谋矣!有何面目见兄长耶!”

19、“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三国演义》中最经典的句子之一。作者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历史的必然性,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20、赔了夫人又折兵。还有既生瑜,何生亮。

21、这是诸葛亮在江东舌战群儒时,驳斥谋士严峻的话,是说严峻这些书生只会纸上谈兵,根本不能管理国家大事。这句话说出一个道理:有的封建文人认为自己读了几本圣贤之书就大有学问,不管干什么总要引经据典,理论上常讲得一套一套的,遇到实际问题根本无法解决。因此,人们把那些只知道夸夸其谈,却没有实际本领的人称为“慵儒”。治理国家非同寻常,按图索骥是万万不行的。建邦立业需要的是真才实学和非凡的创造力,那些“寻章摘句”之说,哪里能解决这些重大的问题呢?圣明的诸葛亮道出了做事应注重探索而不能轻信教条的道理。

22、赏析: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曹操说的是宁教我负他人,休叫他人负我)

23、袁绍当先赶来,不到五里,只听得山背后喊声大起,闪出一彪人马,为首三员大将,乃是刘玄德、关云长、张翼德。因在平原探知公孙瓒与袁绍相争,特来助战。当下三匹马,三般兵器,飞奔前来,直取袁绍。绍惊得魂飞天外,手中宝刀坠于马下,忙拨马而逃,众人死救过桥。公孙瓒亦收军归寨。玄德、关、张动问毕,瓒曰:“若非玄德远来救我,几乎狼狈。”教与赵云相见。玄德甚相敬爱,便有不舍之心。

24、举杯畅饮情何放,拔剑捐生悔已迟。(第十四回)

25、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手摇羽扇,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高声昂曲。”

26、评论:此段描写关羽义释曹操赤壁战后曹操败北关羽奉命阻击曹操然操求饶

27、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这是第一回标题,竟成工整对联,富含艺术感染力,一来首就吸引眼球,把读者带入到英雄并起、豪杰纷争的三国时代。

28、至次日,与张松同至西教场。操点虎卫雄兵五万,布于教场中。果然盔甲鲜明,衣袍灿烂;金鼓震天,戈矛耀日;四方八面,各分队伍;锦旗扬彩,人马腾空。松斜目视之。良久,操唤松指而示曰:“汝川中曾见此英雄人物否?”松曰:“吾蜀中不曾见此兵革,但以仁义治人。”

29、诸葛亮一直居住在卧龙冈。这是诸葛亮居住的草堂门口的对联。刘备初到草堂,首先见到的就是这副对联。诸葛亮在他的《诫子书》中也有类似两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所指的淡泊,是一种清心寡欲的境界,他讲的宁静,也是一种远离世俗、不求功名、修身养生的处世方法。全句的大意是:以恬静寡欲不追逐名利表明自己的志向,清净无为表达自己的理想。秦汉年间,由于世道浊乱,许多哲人学士远离尘世,过这种隐居生活,以示对时世的鄙弃。

30、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第九十七回)

三国演义摘抄加赏析

31、以下是一些《三国演义》中的经典句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32、初出茅庐、刮目相待、名不虚传、吴下阿蒙、手不释卷、旦夕之危、如鱼得水

33、形容关羽的: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34、批注:这句话强调了军事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是国家存亡之道。历史上,军事力量的强大与否也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

35、良禽择木而牺,贤臣择主而事。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36、此间乐,不思蜀也。(第一百十九回)

37、意思是,放下架子礼貌待人,吸引、招来德才兼备的人才。此话很有道理,人才的争夺是政治势力中最重要的斗争,谁有凝聚力,能够吸引人才是至关重要的。在扩充自己的实力、不断发展事业的同时,还要任人唯贤,善于把那些德才兼备的人召集到集团中来,并充分地发挥他们的才干。同时在选用人才的问题上,实际上也是两方面的问题,即你在选择别人时,别人也在选择你。尊重自己的部下,才会有更多的人才到你的身边努力地为你做事。

38、人物性格:诸葛亮使用空城计解围,就是他充分地了解司马懿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才敢出此险策。空城计,这是一种心理战。在己方无力守城的情况下,故意向敌人暴露我城内空虚,就是所谓“实者实之,虚者虚之”。敌方产生怀疑,更会犹豫不前,就是所谓“疑中生疑”。敌人怕城内有埋伏,怕陷进埋伏圈内。但这是悬而又悬的“险策”。使用此计的关键,是要清楚地了解并掌握敌方将帅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征。

39、招贤纳士,屈己待人。(第八回)

40、刘备好句:“惟贤惟德,能服于人”(《三国演义》第三十二回)。这句话体现了刘备的人格魅力和治国理念。刘备将德治作为自己的治国方针,认为只有贤能可以让人服从,通过德来达到治国安民。

41、隳,毁坏。这是关羽劝慰兵败后的刘备的话。此话道理深刻,因为在战斗中,胜负并不能决定事业的成败,一时的不顺也不代表永久的跌倒,关键是不能因之而丧失创立大业的志气。如果由手暂时失败而丧失了信心,那么就会导致希望的破灭。

42、在《演义》里,周瑜是心胸狭窄,永不服输的代名词,也只有当他病入膏肓,不久于人世时,才会由口及心地发出这样的感慨。只不过这句话过于自卑,长了诸葛志气,灭了自己威风。使得二人的形象在人们主中格式化了。

43、批注:这句话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胜利的重要性。它告诉我们,在团队合作中,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44、魏国灭掉蜀国后把蜀主刘禅安置在魏都洛阳,封为“安乐公”。一次,大将司马昭赐宴与刘禅,席间故意安排蜀地歌舞。刘禅身边的人尽皆悲伤,以为耻辱。惟独刘禅面带喜色。司马昭见此情景,就故意问他:“颇思蜀否?”刘禅答道:“此间乐,不思蜀也。”他的行为连司马昭都感叹道:人只顾享乐,却如此无情的,没有比刘禅更严重的了。“乐不思蜀”此后成为成语,用来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常用来讥讽那些忘本的人。

45、不由分说、不知所云、五内如焚、人生如寄、位极人臣、作奸犯科、偃旗息鼓

46、“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47、这是一句英雄扼腕的呐喊。孙权在赤壁之战大胜后,又去攻打合肥,被张辽大败。于是太史慈与部下戈定商量了一个主意,戈定趁乱混入曹军中,与张辽手下人一起趁黑刺杀张辽,成功后举火为暗号,再由太史慈攻入合肥城中。张辽抓到戈定后并未杀掉,遂将计就计,骗太史慈入城。太史慈见火起,以为内变成功,便杀入城中,却中了数箭。被陆逊等人救回后,不久便死。临终前他遗憾地大叫:“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指的是一个男子汉出生在乱世,应该建功立业,怎能就这样死了呢?壮志未酬身先死是多么遗憾呀!一位英雄的慷慨悲歌,读来令人深感沉重。

48、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

49、即使有上百只鹰、隼之类的鸟,也不如有一只鱼鹰。这是形容人才的难得。这是孔融夸奖祢衡的话:“絷鸟累百,不如一鹗;使祢衡立朝,必有可观。”表现出孔融虚心的人格魅力。

50、顺:顺从。逆:违背。顺从我的意志,就可以活下来;与我的意志相悖,就只有死路一条。这句话生动地勾画出一个蛮横霸道专制的独裁者的形象。后人将这句话变革了一下,成为“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51、作者简介

52、相关质疑:历史上首先提到诸葛亮使用空城计的是南北朝一个叫做郭冲的人,后被罗贯中改编到小说里。

53、一手包办、一举两得、一亲芳泽、七步成诗、三顾茅庐、下笔成章、不出所料

54、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5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第三十二回,说明人和是取胜的关键。)

56、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57、意思是说,对善于用计谋但缺乏果断的人,是不用担心的。作为掌管国家大事的权臣来说,不仅要工于心计、善于计谋,还要果断行事,如果遇事犹豫,不能决断,一旦丧失良机,那就后患无穷。董卓想废掉刘辩而立刘协为帝,对此专权唯袁绍敢站出来说话,他一气之下弃官而去。董卓问周毖、伍琼:“袁绍此去若何?”伍琼答曰:“袁绍好谋无断,不足为虑;诚不若加之一郡,以收民心。”董卓觉得有理,提拔袁绍为渤海太守。这句话警示后人要有勇有谋,当机立断。

58、自古骄兵多致败,从来轻敌少成功。(第六十九回)

59、见善若惊,疾恶若仇。(第二十三回)

60、关羽退到麦城,处境十分危险。孙权派诸葛瑾前来劝降。关羽听罢严肃地说:“铖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陨,名可垂于竹帛也。汝勿多言,速请出城,吾欲与孙权决一死战!”关羽的话表现了他大义凛然,刚正不阿的高尚品格。关羽最终被东吴所擒并杀害,他的死堪称英雄壮举。

三国演义摘抄加赏析

61、骄兵,是指缺乏“知己知彼”的军事常识,故骄兵必败。军队一旦滋生骄傲情绪,就会轻敌,对敌我双方判断不明,高估自己,低估对方,这实质上是判断上的错误,更是一种麻痹思想,势必引起心理准备不足,降低了应变能力和防范能力,因而会导致失败。

62、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

63、"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64、《三国演义》中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场场刀光血影、波澜起伏、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是大家了解历史的好选择。

65、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66、三国演义第1回最好的就是莫过于引入杨胜的临江仙这首著名的宋词。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是我最喜欢的。他完美的解释了。物是人非,事事无常。山川日月永不变,而人生无常的。

67、鞠躬:弯着身子。这里是谨慎勤勉的意思。瘁:劳累。这是诸葛亮《后出师表》中的话。意思是:我会不遗余力地贡献出我的全部精力,不辞劳苦,到死为止。诸葛亮的一生为主尽忠,兢兢业业。他不仅是上天的宠儿,更是智慧的化身,以至到现在人们仍然在咏诵着这句传世佳话,用这句名言作为自己人生的座右铭。

68、操曰:“既到此处,只得决一死战!”众将曰:“人纵然不怯,马力已乏,安能复战?”程昱曰:“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丞相旧日有恩于彼,今只亲自告之,可脱此难。”操从其说,即纵马向前,欠身谓云长曰:“将军别来无恙!”云长亦欠身答曰:“关某奉军师将令,等候丞相多时。”操曰:“曹操兵败势危,到此无路,望将军以昔日之情为重。”云长曰:“昔日关某虽蒙丞相厚恩,然已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以奉报矣。今日之事,岂敢以私废公?”操曰:“五关斩将之时,还能记否?大丈夫以信义为重。将军深明《春秋》,岂不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云长是个义重如山之人,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义,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如何不动心?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一发心中不忍。于是把马头勒回,谓众军曰:“四散摆开。”

69、由此可以看出曹操治军严格,军容整洁,不亏为百战之兵,也从侧面暗示出以后魏国成为三国之首的底蕴。

70、《三国演义》简介

71、曹操好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三国演义》第七回)。“宁教我负天下人”表现了曹操的霸气,而“休教天下人负我”则体现了曹操的智慧。这个句子与曹操的人格和行事风格密切相关。

72、关公闻言,怒气冲塞,疮口迸裂,昏绝于地。众将救醒,公顾谓司马王甫曰:“悔不听足下之言,今日果有此事!”因问:“沿江上下,何不举火?”

73、是周瑜死前的感慨之言,意思是世上既然有我周瑜为什么要有孔明啊?

74、生得其名,死得其所。(三十七回)

75、顺我者生,逆我者死。(第三回)

76、在《三国演义》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好汉英雄:张飞的直爽、张辽的执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巧用兵法等等等等。正是这些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三国人物,刻画出了这本惊世骇俗的《三国演义》。

77、这些经典语句都体现了人物的个性、胸怀、情感和理想,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

78、操曰:“河北人马,如此雄壮!”关公曰:“以吾关之如土鸡瓦犬尔。”操又指曰:“麾盖之下,绣袍金甲,持刀立马者,乃颜良也。”关公举目一望,谓操曰:“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操曰:“未可轻视。”关公起身曰:“某虽不才,愿去万军中取其首级,来献丞相。”

7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80、意思是说战争的胜负不因兵力的多寡而决定。缺少谋略,一意孤行,即使“兵强”,也会转强为弱;相反,远谋深算,能够充分把握机会,分化瓦解对方,也可以变“势弱”为“丘强”,最终取胜。此话是对曹操与袁绍官渡之战的一个总结性警句,虽短短一语,但揭示了一种军事思想,即军事谋略在战争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81、胜负兵家之常,何可自隳其志。(第三十一回)

82、-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83、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不几与草木同腐乎?(第四十七回)

84、评论:此段描写关羽土山约三事的故事,所谓人无信不立,这段注重表现了关羽忠义之气义薄云天

85、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陨,名可垂于竹帛也。(第七十六回)

86、-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87、形容张飞的: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颌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88、第一回合到第十四回合中有这样一句: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句话不仅概括三国演义从东汉分裂成三国,三国的分裂最后西晋的统一的演变规律,也概括了这个中国古代历史演变的发展规律。句子耐人寻味,概括性强,是值得推荐好句子。

89、势弱只因多算胜,兵强却为寡谋亡。(第三十回)

90、絷鸟累百,不如一鹗。(第二十三回)

三国演义摘抄加赏析

91、《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0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92、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汉族,山西并州太原府人。罗贯中早年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罗贯中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93、孙策好句:“天下三分,吾有其二”(《三国演义》第七回)。“天下三分”指三国时期的政局已经趋于分裂,而“吾有其二”则表达了孙策应该是战胜东吴和刘备后,唯一真正有资格称霸统一三国的人。这个句子体现了孙策的雄心壮志和果断决断。

94、既生瑜儿何生亮?

95、评论:这段话描写关羽雄视天下的英雄气概,言语中带有讥讽之色,也带有好强的一面,以及刘备收降马超后关羽之其勇武过人欲何其比试也说明了这一点关羽雄霸天下武艺绝伦

96、意思说,活的时候,得到了该得到的美名,死也有价值。这句话是作者引用后人之语。是在《徐母赞》里高度评价徐庶母亲的赞美辞。徐母虽是一介女流,生活清苦,但教子有方,以天下大义为重,她的精神为天下人传诵。

97、你好,1.“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出自第一回,讲述了军事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98、三军易得,一将难求。(第七十回)

99、三国演义第一回佳句赏析

100、张宝见解了法,急欲退军。左关公,右张飞,两军都出,背后玄德。朱□一齐赶上,贼兵大败。玄德望见“地公将军”旗号,飞马赶来,张宝落荒而走。玄德发箭,中其左臂。张宝带箭逃脱,走入阳城,坚守不出。

101、关羽好句:“关云长,义重于天”(《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义重于天”说明了关羽的忠诚和正义感。这个句子是对关羽人格的高度评价,深刻表达了关羽的品质和忠诚。

102、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103、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父子,豚犬耳。

104、意思是说,天下大事总的发展趋势是,分裂长久了就要走向统一,统一久了自然就要分裂。罗贯中用这句话拓展出《三国演义》这部长篇章回巨著。这是他对中国历史的一种总结,同时也反映出他的历史观。他认为天下的事物包括国家在内都会由分裂走向统一,然后再由统一走向分裂。他虽然承认历史是在运动的形态之中,可是他只将历史的发展看作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分合及政权的更替,这似乎不合乎历史发展规律,只是以一些历史的表面现象来评价、归纳历史进程。当然,他的这种局限,毫不影响他在人们心中的思想光芒。

105、“既生瑜,何生亮”

106、公沉吟曰:“汝说我有三罪,欲我如何?”辽曰:“今四面皆曹公之兵,兄若不降,则必死;徒死无益,不若且降曹公;却打听刘使君音信,如知何处,即往投之。一者可以保二夫人,二者不背桃园之约,三者可留有用之身:有此三便,兄宜详之。”公曰:“兄言三便,吾有三约。若丞相能从,我即当卸甲;如其不允,吾宁受三罪而死。”辽曰:“丞相宽洪大量,何所不容。愿闻三事。”公曰:“一者,吾与皇叔设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三者缺一,断不肯降。

107、"这句话出自《三国演义》,意味着不能以外貌来判断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就像无法用斗量来衡量海洋的深浅一样。这句话的深意在于提醒人们不要以貌取人,而应该更注重一个人的才能、品德和操守。这句话以简短而形象的比喻表达了一个重要的道理,让人们反思在判断他人时应该更加客观和全面。这也是《三国演义》中智者的智慧之言,具有启迪人心的作用。

108、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109、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法不徇情,尔宜深戒。(第七十二回)

110、老马家五个儿子,为大家熟知的只有马良,马谡哥俩。马良的确才华出众,为刘备坐稳西川出了不少力,可惜死得较早。马谡虽说智商较高,也一度取得诸葛亮的赏识,只可惜后来一步棋走错,丢了街亭。因此当人读起这一句话时,一则叹马良死得过早,二则叹马谡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111、“得人者得天下。”(出自第三十四回,讲述了人才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112、分合之间,既有竞争,也有合作,这是历史发展的两种力量,也是人类社会前进的两个动力。这句话虽然简洁明了,但深刻而又生动地表达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值得我们深思。

113、意思是说:大丈夫在世,如果不能建功立业,不就如同没有思想的草木一样没有意义吗?这是著名的“苦肉计”中的一段话。黄盖与周瑜定下苦肉计,可苦与没有向曹操密献假投降书的人。黄盖推荐阚泽,阚泽欣然应诺,并说:“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不几与草木同腐乎?公既捐躯报国,泽又何惜微!”阚泽的话说明了一个男子建立功业的抱负和雄心壮志,并不惜生命的大无畏精神和英雄气概。

114、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第五十三回)

115、引证:明罗贯中据郭冲《条诸葛亮五事》(按系民间传说)中之第三事,渲染而成《三国演义》第九五回。其情节为街亭失守,司马懿大军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御敌,却大开城门,并在城楼抚琴,司马懿疑有埋伏,遂退兵。后以“空城计”泛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

116、周瑜好句:“既生瑜,何生亮”(《三国演义》第五十回)。“既生瑜,何生亮”可以简单解读为“有周瑜在,何需诸葛亮助”。这个句子反映了周瑜的自信和才华,也因为周瑜的智谋,在赤壁之战中成功地击败了曹操的大军。

117、形容刘备的: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且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

118、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第一回)

119、-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120、-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三国演义摘抄加赏析

121、鹪鹩尚存一枝,狡兔犹藏三窟。

122、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第三十七回)

123、事实上,诸葛亮并没有摆过空城计,“诸葛亮摆空城计”这件事是罗贯中的艺术创作,街亭之役,魏方主帅是张郃,而非司马懿,孔明根本无法以“空城计”吓退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司马懿。《三国志·蜀·诸葛亮传》:“(后主建兴)六年春,(亮)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阵整齐,赏罚严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从这段权威性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1)街亭之战时,蜀军主帅是诸葛亮,魏军主帅则是张郃。(2)诸葛亮只是“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并未搞过什么“空城计”。

124、意思是说,药虽苦口,但它有利于治病,直言劝告听着不顺耳,但它有利于为人处世。从事王累写了书面谏章,劝刘璋不要见刘备,以免被其所害。他说:“窃闻‘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昔楚怀王不听屈原之眼,会盟于武关,为秦所困。今主公轻离大郡,欲迎刘备于涪城,恐有去路而无回路矣。”

12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6、这里的“三军”,指众多的士兵。这句话是说,得到一个将军是很难的,而得到众多的士兵却是容易的事,所以不可随便杀掉一个将军。这是一种珍惜人才的可贵思想。